富生源环保移动版

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 >

农田土壤修复要有经济回报

  今年以来,我国一系列政策都直指土壤修复。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明确提出,将实施土壤污染分类分级防治,优先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安全,切实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。同时,我国将加快土壤修复治理等新型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。

  对此,环保业内人士认为,政策明确了土壤修复目标,特别是将此前被市场认为最缺乏盈利模式的耕地纳入其中,体现出较大的政策力度。

  据了解,土壤污染类型主要包括农田、矿山、污染场地等污染,针对不同的污染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理模式也有差别。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针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污染土壤,需要不同的治理模式。


富生源环保是一家专业性环保公司,专业从事水污染治理、大气污染治理、物理污染治理及土壤污染修复等。

  “农田土壤修复只能来源于农田土壤的经济回报,最重要的是选择新的经济作物来提高单位产出,采用回报修复的经济手段。”刘阳生坦言,农田土壤污染的责任主体并非农民,农民恰恰是污染的直接受害者,因此,农田土壤修复的资金来源应依靠国家资金引导,企业参与,在农田土地上种植经济作物,才有修复的空间。

  “现在修复一亩地的费用在数万元至20万元不等,远远高于农田的产出价值。土壤修复的费用不可能依靠农民种粮来回报,只有依靠企业规模化的操作才能实现。”他进一步解释说,比如,企业可以把几万亩农田承包下来,享有一定的时间权益,通过种植经济作物的方式来消纳修复费用。

  同时,刘教授强调,农田土壤修复中要将“土壤健康”的概念贯穿始终。“土壤好比人,是生命体。如果人感冒,外在表现是打喷嚏流鼻涕,实际上是内部的生命系统出问题。为什么原有的一些植物对镉、铅等重金属吸收得不多,现在却变多?因为土壤缺少适当的营养元素和营养结构,不健康了。而在土壤修复过程中,就需要遵循‘土壤健康’的理念来进行。”

(责任编辑:admin)